首页 > 影视我在诸天做反派 > 第53章:忽必烈亲征

我的书架

第53章:忽必烈亲征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武国如雷霆扫落叶般的快速攻势,让元蒙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

  等到忽必烈知道自己聚集在襄阳城外的十万蒙军,被武国全军覆没时。

  已经年近六十的他,差点被刺激的岔过气去。

  因为襄阳城下的战斗中甚少有元军逃脱。

  忽必烈到现在,也还是不明白那场战斗的祥情。

  这断时间,他一直在争取蒙哥死后的部下效忠。

  没想到人没招到,汉人朝廷率先到给他送来了这份大礼。

  此时的蒙古虽然依旧强大,但是内部却已经分成了五大板块,分别是四大汗国和元廷。

  除了伊尔汗国外。

  其他几个汗国,根本就不买忽必烈的账。

  甚至还不断在西北方不停挑衅忽必烈,拉他的后腿。

  襄阳十万的精锐损失,可谓重重伤到了忽必烈的根本。

  最重要的是,武国三路兵马一齐北上。收复了大片被元廷占领的地区。

  其中更是连成都这块南下的战略要地也都失陷了。

  草原部族不善耕种锻造。

  这些年与宋廷交战,大部分的战争给养其实都是出自于汉地。

  就连他麾下兵马中,汉儿刀手也是占了很大的比重。

  如今大片汉地得而复失,元蒙的战争潜力也跟着被大幅度消弱。

  忽必烈做为一代雄主,自然更加明白这一点。

  所以他几乎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征召起了第二支南下的大军。

  和忽必烈站在一边的伊尔汗国,在接到消息后也是派来了大批援军。

  但忽必烈手中的大部分军队成员,反而却是以女直,高丽,汉族的仆从兵为主。

  仅仅一个半月时间,忽必烈已经再次集结了十五万大军。

  其中还有着伊尔汉国,和他手下直属的五万最精锐的蒙古轻重骑兵。

  蒙古人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从小在马上长大。

  射术骑术可谓从小练到大,每个蒙古人都是上马便能战的精锐骑兵。

  近五万人的蒙古精锐,如果在正常的野外对战中。

  凭着风筝战术和重骑冲阵。

  哪怕是对战数倍于他们的敌方士兵,他们也能战而胜之。

  这一次忽必烈为了万无一失,甚至直接由他本人挂帅。

  已经五十七岁的他,虽然已经不复当年英勇善战。

  但有道是老而弥坚。

  如今的他,经过无数场战争的锤炼和胜利,被他统领的兵马,百胜军势早已凝聚而成。

  那是一支军队经过千百场胜利后,所滋生的自信和信仰。

  ……

  蒙元要攻武国,因为有着长江的阻隔,每次南下成都都是必定先要攻克的桥头堡。

  要是以前,莫非或许还会避敌锋芒。

  然而收降纳叛后的武国,如今兵力已是超过了二十万主力军。

  所以这一次莫非打算和元蒙打一场阵地战。

  因为武国处于守方,莫非自然不可能将全部兵力集中在一地。

  所以经过与众将领商议后。

  莫非决定派薛刚统十万大军,防守长江沿岸。

  而莫非则亲自挂帅,任命吕文焕刘整两名抗蒙老将为副帅,统十万武国精锐入驻成都城。

  蜀地多山,道路难行,这是守方的优势。

  然而元蒙已经数次攻破过成都,成都城内的守城物资和城防都是十分残破,这却大大加大了守城的难度。

  而有着秘密武器的莫非,也没想着一直窝在城里。

  要想让元蒙彻底打消入侵的念头。

  那就只有一次将他打怕,打的他精锐尽失,方才有可能达成莫非的目标。

  于是他让人在成都城下,修建了二座副营,与成都成三角之势互相拱卫联护。

  营寨的建造在莫非的吩咐下,分内营外营,营内道路采取S形布置。

  为了此战的胜利,莫非更是发动全军之力,在营中竖立起无数箭塔高台。

  当忽必烈带着大军赶到成都时。

  看到早已经枕戈待战的武国大军,和武装的像刺猬一般的两座副营。

  一时间也是感到大为棘手。

  “伯颜!此战你认为该怎么打?”

  忽必烈向着营帐中,此时坐在他下首的一名络腮服蒙古将军问计道:

  忽必烈手下有两名战绩彪炳的将军,分别叫兀良合台和伯颜。

  自从兀良合台于两年前去世后。

  忽必烈便越加倚重起如今正值壮年的伯颜来。

  伯颜是蒙古国开国功臣阿刺之孙,晓古台之子。

  生长于伊儿汗国。以深略善断著称。

  如果没有莫非的出现,大宋的临安就是被他攻破的,大宋的皇帝太后,也会被他再抓一次。

  “大汗!汉人新立的朝廷皇帝十分不凡。

  相比于以往弱宋那些渣渣完全不可以道理记。”

  “此次看他的布置,显然是打算和我们硬碰硬打一仗。

  以汉人的性格,属下认为他手中定然有所依仗。

  所以臣建议,我军先试探性的发动进攻,在摸清敌情后再做针对战略。”

  忽必烈对伯颜提出的建议很是认可。

  于是命令手下一名万夫长,先行前往成都,试探性的发起了进攻。

  随着雄浑的进军鼓点敲响。

  近三千的元蒙轻骑,率先向成都南面的营地,发动了试探性的射击。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