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之开局投奔曹操 > 第一百六十四章 收服月英

我的书架

第一百六十四章 收服月英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黄月英虽然不大相信,但也无从反驳,因为刚才许文是真的把她的本名喊了出来。
而且自己一开始也并不住在南阳,只是想要来这里寻找一块自己需要的零件,因为战乱才待在南阳。
谁曾想就这么巧的许文就来找自己了,说不定这就是命中注定呢。
但是她转念一想,自己已经有了婚配人家了,一切都迟了,一边想着她的妙目就黯然失色了。
一直关注着黄月英的许文当然发现了她的情绪变化。
许文故作沉痛的模样,感慨的说道:
“这都是我的错,是我没有先将你寻到...”
“但是这些都不能够阻碍我喜欢你...”
“罢了罢了,以后只希望你不要将我忘记才好...”
话一说完,许文就恋恋不舍的转身准备离去。
辅一背过身去,就见他的眼神狡黠,嘴中默念着几个数字。
...
“先生!”
果不其然,听到黄月英的挽留之后,许文才停下步伐回过身来。
而此时经过情绪的积淀,黄月英早已泪流满面了。
像她这种从来没有谈过感情的女孩子,怎么经受得住许文的挑拨呢,自然是败在手下。
更何况一直以来大家都说她貌丑,只有许文不在乎她的皮囊。
现如今她的心都在许文的身上了。
“一切都迟了,是我们有缘无份啊...”
而许文听到这话更是心里自得起来,一直等的不就是黄月英的这句话嘛。
只见他眉目深情的坐到了黄月英的身边,安抚她道:
“如果一切还来得及,月英你是选择跟我在一起还是诸葛亮呢?”
黄月英抬起头哭得好不可怜,坚定的说道:
“肯定是要跟先生在一起啊,但是...”
“没关系,我理解你的顾虑,只要你想要和我在一起,剩下所有的阻拦我都可以解决。”
古代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是想更改黄月英的婚约,自然是需要她父亲的首肯才行。
可是如今两方交战,他又不可能真的去找黄承彦更改婚约。
“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黄月英还是不懂如今的情形,还能有什么可以做的呢。
面对她的质疑,许文淡定地说道:
“一切都交给我,我会去寻找令尊和他好好的说明我们的情况。”
以许文这演戏的实力都可以去参加奥斯卡了。
虽然现在他不方便去找黄承彦,但是还是有些手段可以利用一下的。
蔡帽是黄承彦妻子家的弟弟,而他最近又寻找着门路给许文递了不少封信,想来也是看到如今荆州的情形越来越落败了。
而更改婚约一事交给他来处理最好不过了。
要知道他只有跟自己攀上关系才是顶好的事儿,如果真将黄月英嫁给了那诸葛亮,这蔡帽一个子儿都不会得到。
听着许文坚定的誓言,黄月英的心里从未如此甜蜜幸福过。
她满眼泪汪汪的犹豫的看着许文说道:
“先生从小到大就没有人喜欢过我的样貌,您是不是找错人了?”
“怎么可能?”
许文深情地望着黄月英,摸了摸她的头发,慢慢的说到:
“在我这里你永远比其他人都好看!”
虽然刚才说的是假话,但如今这句话却是真实的。
要不是因为现在的事情没有完成,许文都想把黄月英抱到床上去了,他还从来没有体验过这么有特色的妹子呢。
“月英也...也喜欢先生。”
黄月英垂下头来羞涩的回应道。
“我们都互诉衷肠了,月英还叫我先生?”
“文...文哥哥...”
而此刻在外面将所有的事情都听明白了的赵云满脸无奈。
这先生可真是厉害,只是来取个物件就直接把人家机关大师给拐跑了。
就是不知道那名叫诸葛亮的家伙知道了之后得多气啊!
再加上之前抢来的大小乔,先生都已经掺和了三户人家的婚事了。
“我刚刚想起来了月英,你刚刚说经过我的袖里箭有了灵感,那是什么?”
好不容易把黄月英拐到手上,这也得看看工作呀!
“噢,是一个新型的弓弩,受了文哥哥袖里箭的启发。”
“这种弓弩可以不间断的发射数支箭矢,不仅易携带还操作简单。”
两人兴趣相投的聊了起来造物。
没几天之后,蔡帽收到回信更是乐不可支。
“我们未来不用愁了哈哈哈,只要能和许文结上亲缘,天下还有什么需要害怕的?”
“大哥,事情怎么会发展的如此之快?”
蔡氏站在旁边,脸上略有担忧的问道。
“这些我们也不需要深究,可这许文是谁?”
一想到自己能攀上许文的关系,蔡帽的眼里就散发着异常的光芒。
“这许文可是在曹操麾下最重要的谋士了,甚至能改变他的决定,更是从出山以来就从未败过。”
“这我理解,像许文一般的大人物,月英能和他在一起自然是她天大的福分。”
“可是吧,如果我们随意更改婚约的话,诸葛亮又怎么办?”
想到诸葛亮,蔡氏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呵?”
蔡茂不屑的翻了个白眼。
“什么诸葛亮,我都不认得他是谁,我只认许文!”
...
另一边黎阳的城墙之上,原先这里是袁绍挥师南下后备补给的地方,现如今城墙之上却飘扬着曹军的军旗。
自从许文率兵前去支援南阳之后,曹操等人更是不想让那袁绍得以喘息。
所以他先采用了荀攸所想的计谋,派了十万的大军包围到延津渡口,双面夹击袁绍。
果不其然,那天夜里袁绍下令张郃高览率兵偷袭,可惜这一切都被曹军识破了。
不仅打散了他们的大军,甚至还将这两名大将给捉了起来。
这一下袁绍方的大军更是士气萎靡,谁知道他还不甘愿,一边下令大本营冀州方向支援粮草军马,一边又让自己的幼子袁尚带兵支援,而自己则坐镇黎阳等待反击。
结果也是显然意见的,郭嘉直接就指出了他们的想法之后,不仅把冀中方向运来的粮草给偷了,还趁机偷袭了袁绍的大军,结果等到他们渡过黄河的时候,原来四十万的大军只剩下十五万不到了。
而袁绍在另一边也有郭嘉的部署,夏侯渊和臧霸听令去围堵了他们。
sitemap